窦氏文化网

设为首页联系我们留言给我管理入口

本站公告:窦氏文化网(www.lamasquerade.com)始创于2008年,专注于窦氏家族的正能量传播及窦氏家族文化、联谊、寻根、修谱、公益、商务等事业,是目前最全面的服务窦氏家族在线网络平台。2015年又开通了窦氏文化网公众号,公众号有更多信息等待你的到来!

  当前位置:首页 >> 窦氏人物 >> 现代

窦姓五兄弟参军四个牺牲 我们要铭记和缅怀他们

2015/12/12 9:59:25      阅读8144次

     

图为:潍坊军分区司令员万伟峰到窦焕星老人家看望

  

         在山东省诸城市烈士陵园密密麻麻的英名录中,或许很少人会发现这4个相似的名字,他们是我们的窦氏宗亲——窦焕桂、窦焕相、窦焕月、窦焕光。但对于诸城市相州镇南营村窦焕星一家来说,4个名字太耀眼了,他们总能一眼就看到,这些名字的背后是多么令他们骄傲又不愿回首的岁月。

19476月至8,该村族人窦守本夫妇响应党的号召,将五个儿子一起送往前线,传为佳话。兄弟五人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南京战役、上海战役、抗美援朝。兄弟五人在战火硝烟中,英勇奋斗。五子窦焕星已时任七纵某部侦察连连长。等窦焕星再见到家人时,得到的却是4个哥哥已经牺牲的噩耗。大哥当时是某部排长,在徐州战役中光荣牺牲;二哥在解放上海战役中光荣牺牲;三哥四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都光荣牺牲。留下一家老小无助地以泪洗面,都在苦苦等他归来。战争胜利在望,他毅然放弃将要迎来的光明前途,回去撑起那个支离破碎的家。

三个月,五兄弟相继奔赴战场

  1127,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诸城市相州镇南营村窦焕星家软软的沙发上,穿着厚厚棉衣的老人守着一杯热茶,正在整理一段久远的记忆。已经83岁的他身板还算硬朗,只是回忆太沉重了,他说着说着就陷入沉默。

  窦焕星老人清楚地记得,1947, “我那时候才15岁,个子还没长起来,连枪都扛不动,大家都不知道该让我干啥。”窦焕星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说领导想让他帮忙拿枪,却发现他太矮了,枪拖着地,最后只能把枪捆在腰上才不至于掉下去。

  窦焕星是那年6月离开家的,7月份,23岁的三哥窦焕月和20岁的四哥窦焕光参加了解放军。又过了一个月,31岁的大哥窦焕桂和29岁的二哥窦焕相也奔赴沙场。就这样,三个月内,窦家五兄弟都穿上军装扛枪走了,留下一家老小等待他们归来。那时窦焕桂已是4个孩子的父亲,窦焕相也有了3个女儿。

五年间,四个哥哥战死沙场

  从诸城到沂水,从厦门到福州,窦焕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南京战役……1953,21岁的他已是一名优秀的排长,立过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四等功。

  胜利在望,就在窦焕星为金门岛战役做准备时,195311,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部队,来人是他的妹妹。六年间窦焕星一直和家里有书信联系,他得到的消息一直是家中安好。而此次妹妹携一份县里开具的证明而来,带来的消息显然是不幸的。1948,淮海战役中,大哥窦焕桂牺牲,父亲因伤心过度也于当年去世。家人还未从悲伤中缓过神来,仅仅几个月后,噩耗再次传来,二哥窦焕相在上海战役中牺牲。1952,悲痛再次加剧,4月、6,四哥和三哥相继在朝鲜战场上牺牲。

  痛失4个孩子,对于窦焕星的母亲来说,这种痛苦逐渐变成担忧,如果最小的儿子再出事,这个家就彻底垮了。所以,她想让小儿子回家。妹妹此次来,就是想接他回家。

六年苦撑,这个家回到正轨

  “那时战争已接近尾声,只要再坚持一下,等待我的会是很好的前程。回家则意味着回到原点,当时有人劝我先不要回家。”窦焕星说,他知道没有他战争依然会胜利,但家里的老人孩子都在苦苦等他归来,他们只有他了。他舍不得战场,舍不得同生共死的战友,却只能回家。

  回家路上,窦焕星对家里可能面临的困境做了种种猜测,但当现实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那时家里最大的孩子16,最小的才四五岁。”窦焕星说,整个家靠他17岁的妹妹撑着。

此后,窦焕星用了六年时间才让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回到正轨。1959,孩子们都已长大,整个家终于不再被悲伤笼罩,窦焕星微微松了口气。如今这位年迈的老人已记不清怎么熬过那六年,只是一回想,情绪便很低落。家撑过来了,战争也结束了,他思念的战友却无从寻觅了。

七天七夜,她长途跋涉找到哥哥。

  1127日下午,潍坊日报记者还赶往了安丘市景芝镇李家彭旺村,见到了当初去接窦焕星回家的妹妹窦焕芳。去往她家的途中,窦焕芳的儿子特意叮嘱记者,千万不要问他母亲腰的事,“我母亲的腰佝偻得厉害,是当年四个舅舅去世后,干活养一家老小累的。她一说起这事来,就会特别激动,经常泪流满面。”

  见到窦焕芳,今年79岁的她腰弯成了近90度。说起去接哥哥的事,她的记忆回到了那年轰隆的火车上。“当时我是和村里一个哥哥去的,我们走了整整七天七夜,才找到我哥。”窦焕芳说,那时交通不便,他们先步行到潍坊,然后一路火车、轮船、汽车,终于到了哥哥所在的部队。

  “时间都花在等车上了,那时的火车不比现在这么便利,要等好久才能等到。”窦焕芳说,拿着县里开的证明,他们一路上都很受照顾,临出发前村里还凑了钱,让他们带着买车票、买饭。沿途的一些招待所则免费让他们休息。

  那是窦焕芳第一次出远门,17岁的她根本无暇胆怯,她说自己身上肩负的是一家人的希望和嘱托,无论如何,她都要找到哥哥。“下了船,有人直接拉着我们到了我哥哥所在的部队。”窦焕芳说,由于哥哥当时在部队里很优秀,部队舍不得放人。但是没有办法,家里发生了那么多事,哥哥最终还是跟着她回家了。因为对于他们一家人而言,哥哥是生活下去的希望。

  从她出发到最后回到家里,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回到家后,她和哥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里里外外的活都要靠他们兄妹俩支撑。也就是在那时,她因为过度劳累落下了旧疾,她的腰很难再直立起来。那些岁月太苦太累了,窦焕芳每次向家人说起都要落泪,家里人知道她心里的苦,也从不多问。

 

一生追忆,大儿子穿上军装去圆他的梦

 

  对于那些年的那些事,窦焕星的小儿子窦城坤说,父亲已经很少提起。四位伯父的事,他也知道得很晚。但对于内心牵挂的人,老人却久久惦记。“1990,父亲还让我给他最爱的老领导刘培善(1955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196858被迫害致死)写信。”窦城坤说,但他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却没有回音。直到去年,他才在网上查到,那时刘培善就已经去世。

  “我们家老大去当兵了,老二当时也考上了,但没让他去。”窦焕星的老伴说,当年的苦难都已过去,只是对于当兵,他们家人心中似乎都埋了一层阴影。其实大儿子最初去当兵,她并不同意,害怕当年的悲剧会重演,只是耐不住大儿子的一腔热血,最终还是让他去了。因为表现优异,大儿子一直留在部队,去实现窦焕星当年未实现的梦,“有点对不住老二,当年他考上了仪仗队,我们却没有去领回他的录取通知书。”

  或欢乐,或沉痛,过去已经永远地印在窦焕星的脑海里,过去的伤痛在悠悠岁月中被慢慢抚平。如今满头白发的老人已是儿孙满堂,终于可以放下一切静享天伦之乐了。闲散的下午,老人到自己的花室里浇浇花,在炕头上晒晒太阳,静静地享受这一份静谧。他只希望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生活。

窦姓五兄弟四个牺牲 我们要铭记和缅怀他们

  初闻窦焕星一家的故事,记者极为震撼。五兄弟全都参军,而后来的五年里,传来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死讯,望穿秋水的等待一次又一次被死亡压得喘不过气来。无论如今的日子过得多好,这种痛,在家属心中也不会减轻丝毫。

  或许是刻意回避,或许是已记忆模糊,当年那些事如今很少有人再提起。但曾担任过诸城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所长的郭培贤,却希望把这个家庭的贡献记录下来。“他们的巨大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不应该被遗忘。一家五兄弟全参军,四个英勇牺牲,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郭培贤说,他虽已退休很多年,但得知这个家庭的事迹后,曾多次前往窦焕星家,多方寻找窦焕星五兄弟的相关资料,只是他年事已高,想做记录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已和窦城坤为四位牺牲的老人提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牺牲或失踪)纪念墙刻名的报名表。

   潍坊军分区司令员万伟峰得知窦焕星老人的情况后,128日下午4,来到了窦焕星家。万伟峰握着窦焕星满是褶皱的双手说。“看到《潍坊晚报》的报道后才知道您一家人的伟大和不易,这事我知道得太晚了,天冷了,过来看看您。”

  “仗打赢了,家却垮了。当年我回到家后处理各种事,也常一个人跑去田里偷偷哭。”面对同是军人的万伟峰,一向少言的窦焕星也打开了话匣子,那些从不愿向人提起的往事,此时此刻终于有了倾诉对象。两个人从大小战役讲到战争年代的生活,又讲到敬佩的老领导。听闻窦焕星曾在叶飞司令员的部队当兵,万伟峰表示,他也曾在叶飞司令员的部队。“不过您是老兵,我是后来的新兵。”万伟峰说,希望窦焕星老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全家幸福。,来到窦焕星家里,看望了老人。面对一家人殷殷的期盼,老五窦焕星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军队回乡支撑破碎的家。 

  窦焕星的妻子说,当《潍坊晚报》的报道发出后,不少亲朋好友都给他们打来问候电话,“外甥在电话里一边哭一边说,不知道姥爷当年受了那么多苦。”

历史该被铭记,历史中的人更应该被缅怀。这些用鲜血为我们换来美好生活的英雄,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缅怀和纪念。我们还要带着这份缅怀之心不断前进,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且行且珍惜。

如今已是83岁高龄的他只希望家人平安。

 

 


      打印本页
© 窦氏文化网 Copyright ©2007 - 2021 dswhw.com 版权声明 ICP证:京ICP备170165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