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中国电信甘肃公司 莫丹
我对外祖父的了解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的。那时我母亲在兰州医学院当教师,文革开始不久,红卫兵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抄家行动,学校里很多所谓的学术权威的家被红卫兵抄了,我们家也随时有被抄的危险。为了保存外祖父的一张唯一的照片,我母亲将照片上外祖父戎装上的领章和背带全部涂抹了。当时还有一张国民政府颁发的烈士证书,可惜没有敢保存下来。后来,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政策逐步放宽,国民党将士参加抗日战争也有了正面的评价,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了相应的政策,我对母亲说,外祖父是抗战阵亡的,有政策可以申请革命烈士,母亲说国民党部队的还能批准为革命烈士吗?我说可以试试。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有:“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外祖父是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他应该是革命烈士。之后我们凭着手头保留的一张国民政府颁发的恤金给予令原件,提出了申请,获得了甘肃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这对我们这些后人可谓一种慰藉。
我的外祖父留下的唯一照片
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给我外祖父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我对外祖父的了解还有一次,1977年中美关系缓解,我在美国的三舅第一次来兰州探亲时,他与我的舅姥爷谈到了一些外祖父的事情。听说外祖父是从平凉去的武汉,外祖父是河北人,怎么就去了平凉呢?外祖父是在哪支部队服役呢?哪个军?哪个师?他都参加了哪些战役?这些问题一直使我困惑,想要了解。
听我母亲讲,外祖父曾经在武汉工作过,当过教官,还曾赴英国留学几年,后来参加武汉会战,年纪很轻就阵亡了,据说葬在了长沙岳麓山。她好像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好几年前我上网,突发奇想,输入“窦济华”,出现了台湾黄埔军校网的网页,其中就有窦济华的名字,当时我很惊异,这个窦济华是外祖父吗?他上过黄埔军校吗?经过多方印证,证明这个窦济华确实就是外祖父。于是,我更加想知道一些外祖父更多的情况。
就是这样的崇敬和好奇心驱使,逐步的上网搜索,于是就逐步地知道了外祖父的一些更多的信息。
如我在网上发现了一篇文章《记国府早期的军事留学生》,作者是外祖父同学谢肇齐的儿子谢行昌先生,文章中对外祖父有这样一段描述:
窦济华是河北保定人(原籍甘肃天水),留学返国后回黄埔军校任教导总队教官。1937年淞沪战役时,领导学生参战。后随军校撤退至武昌。仅半年后就又随军校师生们参与大规模的武汉会战,窦济华被编入国军40师129旅,是旅部的中校军官,不幸于奋战中为国捐躯。
窦济华是第一批留英军事留学生的「班长」,才华洋溢,可惜很早就英勇地牺牲在战场上。他已入祀台北圆山国军忠烈祠。
这段描述中有一些与我知道的和所查到的资料的印证有一些出入,如,编入40师129旅这个说法,是来自官方的资料或是国民政府颁发的恤金给予令上的,但当时武汉会战时部队伤亡很大,编制和归属又不断调整,所以就出现了很大的错误。因为40师没有129旅这个编制,40师也没有驻防过平凉……外祖父在40师129旅服役这个说法一定是错的。外祖父是1937年去的平凉,那时平凉只有一支驻军,就是43师。1938年8月,43师从平凉开赴武汉前夕,外祖父将外祖母及子女从武汉接到了平凉,约在8月中旬外祖父随部队出发,与家属在陕西陇县分开,他去武汉参战,家属则前往天水,由天水留守处安置在天水,这一切都与43师的活动轨迹是相吻合的。而且不久我大舅也参了军,入黄埔军校16期,他也证实外祖父是43师的。所以外祖父生前一定是在43师服役。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资料都说,国民党军取消步兵师下设旅的编制,43师从1933年8月起即改为3团制,什么时候又出现了129旅的编制呢?这个问题一直使我困惑不解。
再比如,这段描述说窦济华是河北保定人(原籍甘肃天水),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中,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内有一面墙,镌刻了在甘肃抗战中阵亡的革命烈士名单,外祖父就被列在天水阵亡的名单中;在《天水市志》和《秦城区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彻底击败了日本的法西斯侵略者,取得了近代史上民族革命斗争的第一次胜利。抗日战争期间,天水军人在全国各个战场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天水籍官兵抗日战争中阵亡者为476人,其中天水(包括今秦城、北道)175人……。”窦济华就列在天水籍阵亡的烈士名单中。有一个“永远的军魂”的新浪博客,外祖父也被列在甘肃天水抗日阵亡将士录中。其实外祖父原籍并不是甘肃天水,他祖辈就是河北保定唐县王京镇西安乐村人,为什么会与甘肃和天水产生了某些关联呢,其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他的家属安置在了天水,之后的1949年8月之前在天水工作和生活,之后迁转兰州,所以他被当成了天水人民的一份子,从而与甘肃和天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民政部优抚安置局筹划建设的“中华英烈网”,于2013年4月2日在北京开通,是民政部开发的首个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的政府门户网站,它以“缅怀烈士英名,弘扬烈士精神”为主题,以服务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烈属为宗旨,设有新闻动态、纪念设施、烈士英名录、网上祭奠、网上寻亲等8个栏目,载录了186万名烈士基本信息,展示了4151个烈士陵园的建设情况,收录了3000多名中华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外祖父也被收录其中,他被收录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烈士名录中。这里面还收录了我的大舅姥爷党振川,他是河北省定县清风店镇东不落岗村(可能现在称东岗村)人,1915年出生,生前部队是八路军某教导团,1940年在山西省五合县牛道岭牺牲,安葬于牛道岭。我在网上祭奠了他们。
一、我的外祖父生平
窦济华,河北唐县王京镇西安乐村人。
1905年2月24日生。
1912年-1919年上初小和高小。
1921年2月-1924年2月上初中。
1925年2月-1928年2月上高中。
1928年4月23日,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京本校,第六期,第一总队工兵大队第三中队。1929年5月15日毕业。
1929年5月-1930年3月,中央军校校长蒋介石拟送学生百名赴英德法留学,特令军校第六期毕业生在各队前20名者应试,应试合格,参加国内留学预备班补习外语。
1930年4月1日,赴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1930年8月30日入学,9月1日,军事学院开学,1932年7月6日毕业。
之后赴英国驻印部队见习,1933年后半年返回英国,入兵器学校学习。
1934年6月13日,英国留学返国前夕,窦济华、龚愚呈蒋中正请准留英完毕经印入藏随黄慕松返国以考察英人侵藏情形。
1934年8月左右,赴西藏考察。1934年11月,返回内地。
1935年3月-1936年8月,在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陆军整理处军事教导总队教育科(武昌)供职。住武昌栅栏口86号。
1936年3月31日,晋任陆军工兵少校军衔。所在部门为“陆军整理处军官教育团”。
1936年12月-1937年6月,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特别党部和军士教导总队第2队任中校队长。
1937年10月-1938年1月期间被调派到43师(当时43师驻防甘肃平凉)。
1938年8月下旬窦济华随43师从甘肃平凉出发、经陕西陇县开赴武汉前线,参加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在武汉会战时阵亡,时年仅33岁。
二、外祖父上黄埔军校时的情况
这可能是外祖父黄埔军校毕业时的照片
黄埔军校第六期有黄埔本校和南京本校之分。1926年8月黄埔地区开学,蒋介石与共产党反目后原4400人只留800余人。1929年2月24日毕业者为718人。南京地区开学后收纳武汉分校、长沙分校、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学生共同学习。1929年5月15日毕业,计3634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第一总队(1928.4.23-1929.5.15)在南京,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第二总队(1926.10-1929.2.24)在广州。两地情况各有不同:
广州黄埔六期,先是李济深于1928年5月以中央政治会广州政治分会名义将黄埔本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原在1926年10月正式入学,学习科目有步、炮、工、经理四科,计入伍生达4400余人。其学生来源广及缅甸、越南、朝鲜、南洋群岛等地。但这六期学生与五期学生一样,亦因国共分裂与斗争和地方势力的破坏,使学生星散特多,留在黄埔本校的学生至1929年2月毕业者仅718人。为与南京本校六期一总队有别,该期称黄埔六期二总队。
南京六期,1927年底,在南京原拟筹备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至1928年3月再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作为黄埔本校的延续。而将原黄埔本校学生改作南京本校的预科生。首批学生是来源于黄埔本校招收的第六期入伍生。他们因国共分裂使学校一度陷于停顿而分散各地。至1928年初,陆续应南京本校和同学会之召而陆续到杭州集中受训,计有1026人。不久转往南京受训,故称南京六期学生。另有部分在南京新考取入伍的学生,以及原长沙分校学生,武汉分校学生,学兵团学生,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学生,第十四军、四十四军军官讲习所学生及第二十六军军官团学员等,都相继并入本校,分成步兵第一、二、三、四大队、和炮兵大队、工兵大队、交通大队及辎重区队等,都编入第六期学生行列,使本期学生增至3534人,于1928年3月正式开学,1929年5月先后毕业,实计毕业生为3252人,称南京本校六期一总队。
黄埔六期一、二总队共计毕业生为3970人,统称为本校六期学生,都派往各地国民革命军中服务。
外祖父可能是直接报考的军校,1928年4月23日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京本校第六期,第一总队工兵大队第三中队。1929年5月15日毕业。
三、外祖父上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的情况
1929年5月15日外祖父在南京黄埔军校六期毕业,适逢中央军校校长蒋介石拟送学生百名赴英德法美留学,训练总监部规定军校第六期每个中队毕业生考试成绩在前20名以内的,参加留学考试。经过体检,参加留学学科考试的150人,分别考核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其中以英语为主。应试合格者正取生32名,备取生15名。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决定留学国。
最后出国的人员共有44人。他们分别是:
留英的军事留学生11位同学在英国的留影,前排左手第一位是我的外祖父
(一)英国留学11名(以姓名笔画为序)
王可赞(应该是严伯俊,王可赞是学航空的)、陈平阶、陈廷缜、李申之、林潞生、胡光熹、胡献群、封成林、倪福欣、谢肇齐、窦济华。
(二)美国留学8名
吴家让、阮绩煦、周宏沼、唐铁成、陆瑞科、张谊、彭展寰、于德源。
(三)法国留学12名
王观洲、王铁(菊)麟、孙信璋、刘恩荫、何新文、周昭、郭彦、郭海乐、蔡庆华、程雁飞、蔡仁清、廖耀湘。
(四)德国留学13名
田鹗云、李忠侬、肖劲、林馥生、岳制量、杨厚彩、柴钊、徐焕升、郑瑞、楼迪善、蒋铁雄、欧阳杰、杨中平。
据陈廷缜回忆,外祖父原是在留美的名单中,后要求随英国留学生赴英国留学获批准。
留学名单确定后,首先参加国内留学预备班补习外语。留学预备班1929年9月开学,主要学习外语,此外每星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三四小时。
根据《蒋介石派遣欧美军事留学生纪略》(作者杨中平),出国前,军政部长何应钦、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均在励志社设宴饯行。最后蒋介石、宋美龄也在中央军校内小花园官邸设宴,并送每人相片一张。
1930年4月1日,赴英国学习的11位学员,乘日本株式会社定期游轮“香取丸”号,经上海、香港、新加坡、槟榔屿(马来西亚)、加尔各答(印度)、科伦坡(锡兰)、亚丁(红海口)、运河北端波赛德港、马耳他、马赛、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抵达伦敦,航程42天。
英军陆军院校约30所,其中直属陆军参谋部训练局领导的有皇家军事科技学院、桑赫斯特皇家陆军学院等。其余院校均由各兵种领导。陆军院校分为初、中两级。初级院校主要有桑赫斯特皇家陆军学院和步兵学校、炮兵学校等兵种学校及装甲兵训练中心等。桑赫斯特皇家陆军学院主要培训刚招收的学员或准备提升为军官的军士,毕业后任初级军官。各兵种学校担负兵种军官初级训练的任务,其中包括任命后的训练,以使受训军官具备本兵种初级军官的领导技能。中级院校主要有皇家军事科技学院,重点培训上尉至少校级军官。皇家军事科技学院不仅培训初级技术军官,还负责培训高级技术军官,并对高级参谋人员进行技术训练。学员毕业后,授予少尉军衔,分配到部队任排长或去兵种院校学习新课程。
到英国去的留学生大部分进了英国皇家军官学校(即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一年招生两次,分别在1月份和9月份进行,学院学制一般为两年。根据《复兴社与欧美军事留学生》(作者蔡仁清),一般在校学习2年或3年,部队见习1年,游历考察1年。
根据陈廷缜的回忆,陈平阶、胡献群、封成林、倪福欣、谢肇齐、窦济华6位是皇家军事学院及步校毕业;李申之、林潞生2位是皇家军事学院及炮校毕业(封成林应该也是炮校,陈廷缜可能回忆有误);当时英政府规定,凡学习工兵者,必须从军校毕业后,再进政府认可的一所大学学完工科后,才能进入英国工兵学校。所以,胡光熹是英国皇家军校、伦敦大学土木工程系、英国工兵专科学校毕业;陈廷缜是英国皇家军校、剑桥大学、英国军事工程学校毕业;王可赞是军校航空班,英国皇家军校毕业,伦敦大学肄业(王可赞是学航空的,应不在这11人之列,11人中应有严伯俊)。
根据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记载,外祖父是1930年8月30日入学,9月1日皇家军事学院开学,1932年7月6日毕业。据说之后赴英国驻印部队见习,1933年后半年返回英国,入兵器学校学习。
1934年6月13日,英国留学返国前夕,窦济华、龚愚呈蒋中正请准留英完毕经印入藏随黄慕松返国以考察英人侵藏情形。之后,外祖父去了西藏,1934年11月回到南京。
四、外祖父在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任职时的情况
中央军校在武汉的军校最早成立于1926年10月27日,当时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以武昌两湖书院为校址,接收本校第五期政治科学员入校,12月抵达武昌,并在本地招收新学员。1927年7月分校结束。
1929年3月底,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击败李宗仁后,第四集团军随营军官学校学生1000余名流落荆州和沙市。蒋系获胜后“甄别”收编该校部分返校学生,编为步兵3个大队,炮兵、工兵各1队,与蒋系第18师及第50师军官教导团500余人合并成校,改编为步兵第4大队,学生共1700余人。因南京已建成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所以武汉的这所军校就称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钱大钧。设有步、炮、工兵专业及军官补习班。6月6日开学,按当时南京总校的排序,称为第七期。6月16日举行开学大典。1930年7月18日开始毕业考试,成绩及格者1760名。26日举行毕业典礼,后毕业生分发到各师见习。1930年7月下旬第七期学生毕业后,奉蒋介石电令准予续办第八期入伍生一团,同年10月15日第八期开学,到1931年冬第八期入伍生修业期满。1932年4月八期并入南京本校,分校就此结束。两期共有学员3000余人。分校停办后该处设立军官教导团。
1935年3月,蒋介石在武昌成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陆军整理处,陈诚被任命为处长。陈诚一面派员到附近各省区校阅部队,一面在武汉设立军官教育团,轮训各部队的军官,并选调高级将校为整理处干部。首任主任是18军副军长刘绍先,属于陈诚系统中的人物。1936年1月,因部队下级干部急待补充,将陆军整理处军官教导团改组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此时的武汉分校以轮训在职军官和军士,实施短期训练为主要任务。校址设在武昌南湖(武昌西南部,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湖,原南湖学兵团),蒋介石委任李明灏为主任,训练单位含学生总队、军官教育队、练习营。开始接收的学员是召集20个“调整师”——即主力师选送军官及少数编余军官,进行教育。办到第二期时,学员开始纳入军校的军官训练班统一体系,军官教导总队编了4个队,军士教导总队4个队,1937年8月毕业。1937年底,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1938年1月迁往湖南邵阳,3月再迁武岗,故习惯上又称为武冈分校。
1934年11月外祖父留英回国,有资料显示:1935年3月-1936年8月,外祖父在军事教导总队教育科供职。
1936年3月31日外祖父晋任陆军工兵少校军衔,所在部门为“陆军整理处军官教育团”。
1936年12月-1937年6月外祖父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特别党部和军士教导总队第2队任中校队长。
1938年1月武汉分校迁出时,外祖父被调派到43师任职,据阵亡后资料显示:为40师129旅旅部中校参谋,实际应为43师129旅旅部中校参谋。
五、外祖父加入43师及所参加的武汉会战
1937年3月-1938年8月,43师驻防甘肃平凉。
抗日战争爆发后,43师于1938年8月开赴武汉参加武汉会战。之后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外围作战,鄂西会战(1943年夏季日本第11军为打击中国第6战区部队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常德会战(1943年11月至12月,侵华日军为牵制国军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第6战区和第9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桂柳会战(在广西的桂林、柳州等地进行的防御抗敌),湘西会战(芷江作战),南战场之桂(林)柳(州)境内追击作战。
1938年1月(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序列中,43师隶属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下第11军团军团长毛炳文部(8月后,由李延年任11军团军团长,辖37军,43师),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参战部队第九战区序列”中,43师属陈诚第九战区——张发奎第2兵团——李延年第11军团(辖田家镇要塞部队指挥官第54军军长霍揆彰14、18师,43师)。
也有资料显示:43师在这一时期隶属第5军建制。第5军于1933年6月以92师、99师合编而成,军长薛岳,副军长刘绍先,1935年5月郭思演接任副军长。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进行整编,第5军第92师调归预备第3军建制,第99师调归第12集团军建制,另将原第11军团第43师拨归第5军建制,此时第5军只下辖43师一个师。(见《抗战时期第九战区军事史研究》作者[隆鸿昊])也就是说,在武汉会战期间,43师虽隶属11军团指挥,其建制是属于第5军的。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原第32军第141师拨归第5军建制,此时第5军军长薛岳,下辖:第43师,第141师。1939年1月,43师又短暂地隶属18军,不久又隶属87军。
外祖父是在1937年10月-1938年1月期间,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从武汉南迁邵阳时,主动要求到一线部队服役,被调派到43师,当时43师驻防甘肃平凉,周祥初时任43师师长。1938年8月外祖父随43师从平凉开赴武汉前线。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武汉会战之初,最高统帅部就为组织武汉会战,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50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10万人。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组织防御,保卫武汉。43师作为其中的一支参战部队,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有限,但从仅有的资料显示,43师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牺牲惨烈,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
1938年6月7日,军事委员会制订了《军事委员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根据《军事委员会军令部保卫武汉作战计划》(1938年6月8日最机密第三号),作战方针是:国军以聚歼敌军于武汉附近为目地,应努力保持现在态势,消耗敌军兵力,最后需确保大别山、黄(陂)、麻(城)间主阵地,及德安、箬溪、辛潭铺、通山、汀泗桥(咸宁市)各要线,先摧毁敌包围之企图,尔后以集结之有力部队由南北两方向沿江夹击突进之敌。
其中:要求第九战区应极力维持现在态势,并须确保德安、箬溪、辛潭铺、通山、汀泗桥要线,以维持全军后方,使尔后作战容易,尤须先击破经瑞(昌)武(宁)路及木石港(阳新县)西进之敌。周祥初(43师)及关麟征(2师、25师、荣誉师)、李仙洲(95师、197师),以主力控置于高桥、通山附近;一部于金牛、鄂城,准备在通山、李家铺、金牛、保安、鄂城前方高地线,布置坚固阵地与敌决战,并保持重点于南翼。
1938年1月,陈诚重回武汉出任卫戍司令时,开始组织部队部署防御,以郭忏兼任卫戍司令部参谋长。8月13日,陈诚重新分配兵力,将武汉防务划分为三个区,江北部署四个师的兵力,江南部署三个师的兵力,又将第43、第92师拨给担负武汉城郊防务的郭忏指挥。
1938年9月3日,根据《武汉卫戍部队作战计划》,第43师、第94军(185师)(应增一个师)、第37军(92师)、所属警备部队、工兵一营等,被列入核心区之守备任务,核心区即江北区,含谌家矶、戴(岱)家山、禁口、博学书院、煤子山、鹦鹉洲等区域。
1938年9月16日,根据《武汉会战作战计划》,国军以自力更生持久战为目的,消耗敌之兵源及物质,使敌陷于困境,促其崩溃而指导作战。武汉核心之守备:以第185师(第94军郭忏之)、第43师、第92师(第37军毛秉文之)分任汉口、武昌、汉阳之固守。
计划虽如此,但当田家镇要塞沦陷后,江北、江南两区兵力开始逐步外调。
最后,将第52军关麟征部、第92军李仙洲部和第43师周祥初部以主力控置于高桥、通山附近,以一部布防在李家铺、金牛、保安、鄂城一线的前方高地,利用工事抗击日军,并将重点放在南翼即通山附近。
会战前虽然有作战计划,但是作战后军队调动频繁,计划赶不上变化。从作战计划和所能查到的一些资料看,43师在武汉会战中,一是在“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参战部队第九战区序列”中,最初计划43师随54军部署在田家镇要塞之田南要塞,但从田家镇保卫战中日双方作战序列看,43师没有参加田家镇保卫战,而是部署在通山、高桥、金牛、保安附近。二是按《武汉卫戍部队作战计划》和《武汉会战作战计划》,43师担负武汉卫戍任务之核心区守备。从现有资料看,43师未实际执行武汉城区防卫,被调往三溪口一线执行阻击任务。
从现能查到的资料,10月13日前43师应是在排市以北的富河西北岸——三溪口东南一线参加战斗。根据《民国军事史》(姜克夫著),“冈村指挥所部除在海军的协助下突破田家镇、富池口、半壁山等要塞溯江西上外,复指挥波田支队于10月6日击败在率州的滇军张冲师(184师),于半夜架浮桥渡过富水。卢汉(60军)虽督队反击,但其余各师均系新兵,缺乏战斗力,吉住良辅得以率其第9师团主力渡过富水河。陈诚为堵住渡河之敌,命令周碞(75军)率张珙(6师)、傅正谟两师在周祥初师(43师)配合下,集结在三溪口阻击渡河之敌。根据1938年10月13日陈诚呈蒋介石密电:“第6师(注:原属江南区部队)、第43师连日与敌激战,伤亡颇大。现转移于大桥铺、余家东塘、观音山、横山嘴、半边山之线(注:均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境内)固守,待机反攻。”
从10月18日至24日,根据《1938年“果城里”阻击战》, 43师又参加了裹城阻击战。
三溪口失守后,万福麟、霍揆章两军退守果城里之刘仁八山区。此时,驻守刘仁八地区的我军队有万福麟(53军军长)的116师(师长周福成)、130师(师长朱鸿勋);霍揆章(54军军长)的14师(师长陈烈)、43师(师长周祥初);樊松甫(46军军长)的28师(师长董钊)、92师(师长黄国梁)、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游击第一纵队(队长胡金山)及十九集团军罗卓英的18军(军长黄维)两个师:11师(师长彭善)、60师(师长陈沛),陈兵于白沙口、三筋岭、双港口、大小扳罾垴、大小毛峰尖、马桥坳、八斗五、黄龙山、八角亭、腰村、分水岭及幕阜山脉一带,构筑工事,严阵以待。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总司令部设在殷家宕,前敌指挥部分别设在郑沟村之龙凤观和天灯村之南方寺。
据刘宣玉自然村村民刘绍长(87岁)回忆说:当时,从三筋岭沿该村后背山到扳罾垴,都有国军驻防。没打仗前,国民党的军队打从这里路过,开到阳新三溪口布防,光过兵过了一个多月,有上十万人,后来又从这里撤退,往毛铺、金牛,退到长沙。
吉住师团侵占殷祖南峰后,于10月18日晨兵分两路,一路由第六旅团秋山义衮率第七联队(联队长伊佐一男)、三十五联队(联队长寺垣忠雄)攻击三筋岭;一路由十八旅团井出宣时率第十九联队(联队长人见秀山)、第三十六联队(联队长大田贞昌)攻击白沙口和大小扳罾垴我守军阵地,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轮番向我守军阵地进行疯狂轰炸。
18日晨,日军第六旅团与驻守在三筋岭的46军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第一纵队相遇,战况十分惨烈。据刘仁八镇东垄村村民段辛煌(87岁)等村民回忆说:1938年中秋节后(10月18日)的一天上午,日军进攻三筋岭,先是飞机、大炮将大扳罾垴和三筋岭的山皮狂炸一番,有几发炮弹落在屏峰段村,把房子炸垮几栋,其中有一发炮弹射穿祠堂山头墙壁,落在祠堂中爆炸,把地下炸了一个坑。至今,射穿山头墙上的那个圆洞还在,被折断的那根梁一直是用一根树筒支撑着。
三筋岭南通金柯、郑沟,北连大扳罾垴、黄龙山,地势显要,易守难攻。
同是这一天,日军第十八旅团井出宣时率领的十九联队、三十六联队在白沙口与我守军54军之14师、43师交火。从10月18日至24日,七日八夜的阻击战中,战况异常惨烈。上邓村村民邓永栋(87岁)回忆说:“那一仗打得真狠,那一片山头被炮弹炸乌了天,双方死伤无数,国民党的军队硬是将日本人(兵)挡在双港口、马桥坳一带,寸步未进。战斗结束后,马桥坳那路(条)港,被死尸、死骡子、死马填满了,真个是尸横遍野,臭天臭地,凡从那里上下(路过)的人,都要捂着鼻子才能走。”
日军第九师团西进之路被我守军堵死在幕阜山脉峡谷的白沙口、三金岭、双港口、马桥坳和黄龙山一线无法西进。日军部队受地形限制,无法展开攻击,在我守军的拼死防御中伤亡惨重。24日下午,日军在南峰张明大畈,丢下大量军需物资,绕道北侧,经陈贵、灵乡迂回至三十二军团北侧,在杨桥附近遭到罗卓英军的顽强抵抗,旅长朱炎辉殉国。罗卓英率部向粤汉路西转移。日军突破三十二军团防线,继续西进,26日攻占金牛,吉住师团于27日晚进入咸宁贺胜桥,切断了粤汉铁路线。
在日军切断粤汉线之时,三溪口、金牛、贺胜桥以南的大部分中国军队全线收缩,于10月底奉命钻隙南下,向咸宁以南转移。各部队均损失很大,对所属部队进行适当合并,如将43、2、预备4师3个师残部合编为第43师。
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外祖父具体牺牲的时间和地点不详,官方的资料只是说1938年10月在湖北对日作战时阵亡。据老人回忆说外祖父葬在了长沙岳麓山,我母亲去过,我也曾去过,但已无法找到具体安葬在哪里了。
在民国后首次派遣出国留学的44位军事留学生中,封成林在凇沪会战中阵亡;张谊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外祖父在武汉会战中阵亡。他们三位是最早参加一线战役并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牺牲时都只有30来岁。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官吏横暴,列强入侵,军阀混战,盗贼蜂起,民不聊生,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社会生产力严重破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加上天灾,农民几乎陷入绝境。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苦于报国无门。
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了黄埔军校,他说“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孙中山之所以要创办黄埔军校,就是要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华的危亡。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革命为目的。那个时代,“到黄埔军校去”’一时间竟成了青年人最时尚的口号。外祖父他们这样一些青年,正是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遂怀抱一腔热血,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黄埔军校,誓为国家和民族尽一份绵薄之力。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一处,因革命理想并肩作战,因驱除外辱同仇敌忾。
无论是彪炳史册,还是饱经风霜;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在他们身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民族所有过的苦难与彷徨,失落与梦想,绝望与希望,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抱负和理想。
我的外祖父有幸成为一名军人,有幸成为一名黄埔军校毕业的军人,他的生平过于简单,他的生命过于短暂,他抗战赴死,英年早逝,虽然他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是为国家和民族而战,为国家和民族赴死,死的光荣。我和我的家人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今天我们缅怀那个时期的黄埔军人,是因为黄埔军校有很深刻和特殊的意义。它不仅直接影响当时的中国历史,而且也深刻的影响后来的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黄埔精神。这就是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黄埔精神之本是爱国主义,“黄埔精神”被称作是“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黄埔精神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写照,即: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使命感;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全民富强的整体观念;自尊自俭、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抗击强暴、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同甘共苦、团结互助、严于律己、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伦理规范;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苦耐劳的律己意识。黄埔精神有多个侧面,包括从穷苦中去奋斗的创业精神,忍苦耐劳努力学习的精神,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的革命精神,活泼的,主动的,富于攻击的作战精神,黄埔精神最本质的,最根本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今天,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抗日英雄,弘扬抗日精神,重铸民族之魂,为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奋斗,以此告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让他们能够含笑九泉。
由于窦济华在赴武汉会战前其家属安置在甘肃天水,窦济华被列入在天水籍抗战阵亡的烈士名单。
我母亲和姨姨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抗战阵亡烈士幕墙前留影
国民政府颁发的恤金给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