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金立老师
编者按:作者马金立老师,1964年生,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原河南省柘城县洪恩乡中心校干部,现为政协柘城县文史员。曾发表多篇论文,诗歌,散文。
窦容邃(1683-1754),字闻子,号樗林。柘城县邵元乡窦老庄人,清代兴利革弊的著名官吏。
农历壬戌年腊月二十九日,窦容邃出生于柘城县名门望族的窦氏家族。其曾祖父窦如珠开创了柘城县理学的先河,泽被后世,被尊称为“筠峰先生”;祖父窦五贤,又名窦大任,被皇帝封为征士郎,庶吉士;其父亲兄弟三人,父亲窦克勤,是柘城县清代大文豪、思想家、教育家、作家、诗人;其二叔窦振起,康熙甲午(1784年)科武举人;其三叔窦克恭是太学生,虽英年早逝,但其叔伯兄弟窦容恂做了几任知府,官阶很高,为窦氏家族所推崇。
窦容邃的父亲窦克勤,官封“翰林院检讨”。窦容邃在家排行老三,是窦克勤的老生儿子。他自幼聪明,秉承家学。幼时与兄长窦容端、窦容庄相互勉励、相互比试,在父亲教导下,终于学有大成。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窦容邃十二岁便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师,他效法古人,极尽孝养之能,仿效《三字经》里“香九龄,能温席”的做法,给父亲暖被窝。同事郑珠江见到了,很器重窦容邃,虽未到弱冠之年,仍然把他当成好苗子培养,赠送给他经、史、子、集诸多品类齐全的书籍。当时认识窦容邃的人,无不用“孝”的眼光看他。以至年纪很轻,就有了很大的名气。
朱阳书院是他的父亲窦克勤讲学的地方。在朱阳书院,慕名前来求学的人很多,窦容邃便与同窗求学的人一起立下规矩,自我约束,即使在朔风凛冽的冬天,或者酷热难忍的夏天,也从不破坏规矩,带头给同窗做出榜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窦容邃中“副车”,三年后登上“贤书”。虽多次参加公车考试,但都未得中,只能屈身为中书舍人。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窦容邃由壬午科副榜考中乙酉科举人。之后被选为内阁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清代朝廷设置的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的官职,相当于从七品,当时窦容邃年仅22岁。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五月初一日。窦容邃随父亲对窦克勤、兄弟窦容庄及同门入仕者,同去山西沁水窦氏本支祖茔,祭墓勒石,以志纪念。五月廿二日,窦容邃撰写祭文,叩拜祖宗。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三月廿五日,窦容邃的父亲窦克勤因病去世。他痛哭流涕,寝食不安。在极度悲痛中,他仍然遵照父亲遗训,治丧礼节按照古来的风俗进行。几天,远近几十里的头面人物大多来为窦克勤送行。窦容邃都是以礼相待。居丧期间,窦容邃兄弟为父亲守孝,每天早、中、晚焚香烧纸、举哀而泣,行三扣九拜之礼。出殡之日,在家、在坟都行二十四拜大礼。殡过父亲,还有为父亲三日圆坟,“一七”、“三七”、“五七”烧纸,另外还要留百日孝头(即百日不剃头)。经过繁缛的礼节,以及过度悲伤,短短几个月,窦容邃消瘦得不成样子,“人几不能识”。窦家的丧礼,以礼数周全而成为柘城县丧礼的典范。好名声流传上百里,影响全县几十年。
嵩阳的耿逸庵,是其父窦克勤的忘年之交。窦克勤在世的时候,很想把自己的文集《遗集》出版刊印,以流传百世。窦容邃继承父亲遗志,亲自整理校对父亲留下的资料,编成文集,告诉耿逸庵,以告父亲在天之灵,了却自己的最大心愿。父亲著作很多,那时因家庭比较贫困,虽然经过整理,但无钱刊印。窦容邃终日发愁,抑郁成积。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远在山西沁水县老家的窦氏家族兄弟窦千子,慷慨解囊相助,前后资助不下千金。窦容邃历时三年,终于把父亲的文稿整理成册,留存于世。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窦氏家族资料以及《朱阳书院志》等刻印成册,流传后世,都是窦容邃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窦容邃因孝出名,在封建社会里,“孝”是举官之最基本的条件,看到窦容邃如此孝顺,地方官吏多次举荐他出仕做官,他都以老母亲春秋已高而坚辞不受,一直等到母亲王氏七十七岁寿终,才去吏部候选官吏。选中后一直在京城做小官。
雍正十一年(1733年)五月,时任四川巡抚杨馝报密折给雍正帝,称急需得力县令,振作新宁。雍正帝朱批,窦容邃速到绥定府新宁县任知县。接到任命后,窦容邃于五月廿三日到山西沁水祖茔祭拜祖宗,省墓勒石,并亲自撰写祭文。
之后,窦容邃赴新宁上任。当时的新宁县地处荒僻,经济文化落后,吏治腐败,不到四年的时间竟然换了七任知县,“称最难治”。窦容邃一上任就以“戴星”名堂,实心实政,雷厉风行,整饬法纪,抑强扶弱,平凡冤案。在此之前,县内财主张松拔,看见贫民周公腾的女儿貌美如花,便指使恶棍歹徒明火执仗,抢走周女。当时周公腾声泪俱下,苦苦哀求而无济于事。当周公腾起诉到县衙时,原任知县因受张家重贿,反而污蔑周家赖婚,滥施酷刑,竟然将周公腾活活打死!惨无人道的血案激起民众义愤。民众仗义上诉到绥定府,但知府一贯瞒上欺下,受贿后以铁案难翻为由,驳回上诉,拒不受理。窦容邃到任后,微服私访,得悉案情原委,挺身而出,积极支持苦主周公腾亲属和仗义的乡邻再度起诉,重新审理。并顶着当头上司、时任知府的百般刁难,让官司打到省按察司。经过窦容邃和原告的据理力争,最后终于推翻原案,更行判决,将冒婚抢亲的张公拔和草菅人命的贪官、原任知县,一并当众正法。徇私渎职的绥定知府也受到了罢官处理。
乾隆元年(1736年),窦容邃在四川新宁县担任四川丙辰年文武乡试同考官。主考期间,他择优录取,秉公选秀。当地管理百姓无不佩服。之后,窦容邃自己取号“江南师帅”。当地众庠生共同送他匾额一块,上面刻写“江南师帅”四个朱红大字。这是对窦容邃为师治学的真实写照!可惜的是,据窦氏家族后人窦家训讲,这块匾额在文革时期生产队挖沟,没有案板,把上面的字戗掉做案板了。此后,该案板下落不明。
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九,窦容邃在四川新宁县已任职三年,任期内社会风气大变,深得川陕总督查郎阿的器重,查郎阿认为窦容邃“才猷练达,政事勤明”,应予提升。乾隆三年(1738年)四月十二日,圣旨让窦容邃人仍回原籍任职,等候升迁。就这样,窦容邃在新宁县令任上任职长达八年。八年期间,他政绩卓著,物丰民康,深得人心,为百姓所称颂。
窦容邃生活在封建社会,由于思想的局限性,免不了受诸多封建糟粕思想的影响,在行动上多多少少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如刚上任时,他恭敬地用香、纸和各种美味祭祀,祈求本县守护城池的神司职保护百姓。现在看来,这种做法貌似愚蠢。但在当时,窦容邃也只能这样。这种思想倾向和出发点是好的,也是窦容邃受到百姓爱戴的根本原因。
在新宁知县任上,另一件事儿更令窦容邃名声大震。那时总督府的一个掌班衙役冒充总督差官,纠集狐朋狗党,到处招摇撞骗,敲诈勒索,欺压百姓。受苦人叫苦不迭,各地方官吏不敢过问。但是,当他们闯入新宁时,窦容邃却敢于冒着得罪总督的风险,选派干练差役,将这伙歹徒一并擒拿,从严惩处。事后,川陕总督岳钟琪夸赞道:“窦容邃真乃泰山压顶腰不弯之硬汉也!”
窦容邃治理新宁后,当地远近震动,人心大快,风尚为之一变。吏治清明后,他将施政精力转移到经济文化建设上。倡导耕织,兴修水利,修筑桥梁,畅通道路。同时仿照家乡自己就学的朱阳书院,于乾隆二年(1737)七月,在新宁县东门内,改建书院。因为新宁县古时属宕渠管理,便更名为宕渠书院。亲自书写“书宕渠院”四个大字。还撰写《书宕渠院记》,记录书宕渠院修建的缘由及经过。制定教学规章,刊印《孝经》供学员学习。窦容邃在每月的初二、十六,或初五、二十五,两次亲自到书院讲授课程。吸收本地优秀子弟进行教育培训。终于在这个“百里难遇一书生,百年不见一进士”的落后县城,造就出一批学有专长的人才。直到现在,四川一带的文风文气,仍然受窦容邃的不小影响。
窦容邃在新宁白岩山修路时,留下一段佳话。白岩山位于城南20里,蜿蜒崎岖,巉崖如梭,虽有道可通,但险夺人魄。当时,有个叫王明性的人居住在山巅,见往来辛苦,于乾隆二年(1737年)募工募资修路,使“隘者广,危者平”。窦容邃视察经过白云山,很赞同这件事,称赞说:“此善举也!”可惜工程极半而止,便手书“其人可嘉”四个大字。并在乡试时告于科举之生员,生员纷纷解囊相助。不料,二月初六夜,小偷入室,偷走了全部银两。王明性急得满头大汗,立即去县衙告诉窦容邃。只听窦容邃回答说“不急,十日内定获其人,以金钱给你。”等到第三天,王明性又来相告:昨天半夜,有人将所失钱物悉数归还。王明性连声赞叹,歹人受窦公之德,畏惧窦公之威,才有如此盛事。说完,顿首叩拜道谢。窦容邃坦然视之,说:“善举也”。意思是王明性的善举打动了歹人。这件事,新宁人莫不叹息。窦知县为政三年,而能令盗者还金,实属罕见!后来,王明性用这笔钱修筑了白云山去县城的道路。这条路成为古代蜀道的“茶马古道”,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乾隆六年(1741年),窦容邃升任山西应州知州。当时的应州地处边塞,风俗顽固,疆民野蛮,很不文明。他到任后,首先从整顿民风入手,使边塞苦寒之地的百姓,“涉农事、务耕织”,基本达到生活的自给自足。从此以后民风大变。他实施的“制贫先治愚”的为政理念,深受太守的赞扬。
在应州,当时有一桩疑案,长达七年未曾了结。窦容邃承审后,通过明察暗访,得到实情。之后,按照案情,起棺验证枯骨,立即判出了案件症结之所在,把害人的凶犯缉拿归案,送进牢狱。通过这件事,窦容邃名声大震,应州人都喊窦容邃“白面包公”。
应州地方的西北方,离城几十里外有个桑干河。河水很浑,流沙很多,并且河道经常改道。在河上修桥困难,行使船舶也很困难。两岸人来往十分不便。窦容邃了解情况后,带领衙役、地方官吏,亲自勘察地形地势、选取地址。决定捐款在白塘子修桥。修成的桥梁三十多丈长,一丈宽,竣工之后,极大方便了两岸百姓。窦容邃在受益的百姓在心里留下了极好的口碑。
有一次,小石山口在下雨时骤然爆发洪水,直冲应州城的南门。全城百姓无不惊慌失措。看到惊恐的民众,窦容邃脱掉官府,赤脚冒雨指挥民众,手捧肩挑,终于挡住了洪水肆虐。城池保住了之,窦容邃却累病了。为了永绝后患,窦容邃决定募捐,在三里河筑坝。堤坝修成后,沿线各地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至于节省杂费、昭雪冤假错案、推崇善良行为、表彰节烈仁义等方面的做法,百姓无不称赞。
乾隆十年(1745年)七月二十四日,窦容邃升任山西直隶忻州知州。窦容邃到达忻州时正值大旱,庄稼基本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窦容邃决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粮库不足,他协调外地粮食,做了大量工作,终于让当地百姓受饥饿的状态大大减轻,能活下来的老百姓都感激他说:“是窦知州救了我们的命啊!”
也许是窦容邃生于诗书世家的缘故,每到一地,他就重视修史纂志。窦容邃文化功底深厚,在忻州亲自主持纂修了《忻州志》,给当地留下许多文化历史资料。窦容邃也青史留名,为后人所称赞。
有一年,忻州自正月下过雪后,一直到五月没有下雨。严重干旱困绕着人民的生活,庄稼该种的不能下种。窦容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无奈之下,他点纸、烧香、摆上供品,亲自撰文祈祷城隍庙神降雨。之后,果然下了一场及时大雨。下大雨时,百姓都在外面沐浴甘露的滋润,好不痛快!喜雨过后,四野欢腾,当地百姓对窦容邃更加敬佩爱戴。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百姓们请当地名人在忻州城门竖立一座石碑,名为《丰碑》,作为对窦容邃的永久纪念。
在忻州知州任上,他爱民如此,经常苦口婆心劝诫生员好好读书,劝勉学子“励志向学”、“条分缕析、谆谆诫勉……”因此,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官吏、仕人,都对窦容邃敬佩有加。
《忻州志》记载的窦容邃的《禁止陋俗示》喻示很是耐人寻味。文中说:“为善锡(赐)福,作恶降祸”,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只要诚心致敬、反躬修省,就能挽回。并非“以毁形破肤、谄媚神明而能获福者。”当时,忻州百姓每年三月廿八日城内泰山庙及西北乡岱殿;五月初五城隍庙、五月十三关帝庙,有许多因父母疾病许愿酬神的人,他们有的脖子戴上枷锁,有的手足系上镣铐,有的袒背挂钩,有的拖带铁锁,伤及皮肤筋骨。窦容邃明确表示“今忻州既然有此等陋俗,自应立即禁革查拿”。但是习俗积弊由来已久,为彻底禁止,防止复发,他明令“倘若故犯,除将该犯,夫男妇女重处外,定将该庙主持及守门之人一并按律治罪,绝不宽贷……”这一喻示的执行,保证了忻州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彻底革除了忻州千百年留下的陋俗弊端。
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窦容邃在忻州任上“以疾告归”。此后,他以超人的学识,继承了父亲窦克勤的未竟事业,接管了朱阳书院,经营长达四十年。晚年,窦容邃笔耕不辍,病中坚持纂著《四书释义》。遗憾的是,还没有整理成书,便“陡中痰疾”,于四月廿六日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三岁。窦容邃去世后,葬在县城东北三里许的李庄西南方,太史公窦克勤坟茔旁。其妻陈宜人、余宜人于次年冬合葬。从窦容邃妻子册封来看,当时他的官阶已经达到正五品。
窦容邃有一个儿子叫窦纾。受父亲影响,于康熙十五年(1750年)考中举人,候选县令。
窦容邃一生著作很多,有《孝经管窥》《易卦箴》《二思编》《经学省身编》《敬义堂文集》《诗集》等;还有与父兄合编的《录乐堂日录》,主持编纂的《新宁县志》《忻州志》。另外,在父亲纂修的基础上,续编了《窦氏家乘》十卷。窦容邃一生为柘城、四川新宁、山西忻州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树峰著《柘城通史》。
2,李树峰著《柘城文史博览》。
3,康熙二十二年版《柘城县志》。
4,窦克勤、窦容邃创修,窦氏后人便续修的《窦氏家乘》,窦乃云抄本。
5,窦克勤纂修、窦容邃续编、窦纾校梓、窦乃云手抄《窦氏家乘》十卷。
马金立老师感言:本文在采写过程中,得到窦乃云老先生、窦训峰先生、窦乃周先生、窦乃山先生、窦家训先生、窦培震先生等窦氏家族朋友的热心帮助。在此特别一并致谢!